大宗交易“大进大出” 机构关注交易型机会
炒股就看,大进大出权威,大宗专业,交易机构交易及时,关注全面,型机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大进大出
□本报记者 徐金忠
近期,大宗A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交易机构交易但大宗交易的关注热度不减,机构更是型机大手笔买卖的重要参与者。4月以来,大进大出医药、大宗消费、交易机构交易基建、关注新能源等是型机机构大宗交易的重点。分析人士指出,机构“大进大出”,是震荡市场分化调整的体现。
机构“大进大出”
Wind数据显示,4月以来,截至4月17日,A股市场共发生761笔大宗交易,累计成交13.68亿股,合计成交金额为146.85亿元,平均折溢价率(相对前收盘价,下同)为-4.69%。而3月,A股市场合计发生3018笔大宗交易,累计成交43.50亿股,合计成交金额为565.34亿元,平均折溢价率为-5.04%。
具体到机构专用席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机构作为买方席位共参与111笔大宗交易,累计成交3.56亿股,合计成交金额为38.71亿元,平均折溢价率为-1.39%。同期,机构作为卖方席位,参与了101笔大宗交易,累计成交2.42亿股,合计成交金额为28.87亿元,平均折溢价率为-1.73%。两者相比可以发现,机构专用席位在大宗交易中整体呈现净买入的状态,从买入和卖出的折溢价率对比看,机构专用席位在大手笔买入相关个股。
此外,分析机构专用席位通过大宗交易大手笔买卖公司的行业分布可以发现,医药、消费、基建、新能源等行业个股,成为机构大宗交易揽筹的重要对象。以医药行业为例,4月以来,、、等成为机构大宗交易买入的对象。不过,有意思的是,医药、消费、基建、新能源等行业,同样是机构大宗交易大手笔卖出的对象。
后市分化调整
事实上,上述“大进大出”的情况,不仅仅是机构专用席位在大宗交易行业分布上的特征,在具体的个股上,4月以来,也出现机构专用席位既买又卖的情况,甚至在不少笔大宗交易中,买卖双方均是机构专用席位。
以为例,4月7日、4月8日、4月11日、4月12日均出现买卖双方席位均为机构专用的大宗交易。4月7日这一笔大宗交易为机构专用席位折价2.37%卖出,4月8日机构专用席位折价0.13%卖出,4月11日的3笔大宗交易,机构专用席位均以6.41%的大幅度折价卖出,而到了4月12日的3笔大宗交易,机构专用席位则是溢价2.83%卖出。不过,上述宁德时代的大宗交易,成交量和成交额都比较小,显示出“零买零卖”的特征。
宁德时代绝非个例,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康龙化成、、等个股近期的大宗交易之中。
“机构在个股上既买又卖、进进出出的情况,是当前震荡分化市场的写照,反映出机构对于具体机会研判和操作的分化。所以,不少机构开始关注交易型机会,而非配置型机会,通过交易把握震荡市场中的机会。”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目前从中长期来看,市场估值已经处于相对低位,且已经反映了较为悲观的预期,后续的机会或大于风险,可能是中长期布局的一次良机。但短期来看,地缘冲突、疫情反复、美联储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仍未现明朗趋势,市场情绪较弱,市场短期仍可能出现较大的波动。”汇丰晋信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沈超表示。
(责任编辑:探索)
- 财政部等发布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清单 自2022年12月1日起执行
- 超速玩家登场!realme真我Q5系列新品定档4月20日
- 赶SPAC时髦,押注脱碳经济,71岁王石冲击港交所
- 信号!2000亿龙头出手,实控人计划最多增持4亿!20多只千亿白马创年内新低,机会来了?
- 2022,中国汽车这一年
- 视频|广汽菲克jeep投诉不断攀升 销量“跌跌”不休
- 远水难救近火,欧盟该如何走出能源困局?
- 乌克兰总统签署法令取消春季征兵
- 2022金融街论坛:百度智能云深入田间地头 AI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 俄罗斯外长:俄寻求终结美国霸权
- 应急管理部通报一季度发生4起重特大事故
- 缓解市民充电焦虑,北京将研制居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意见
- 美国企业对特定位置共享系统、相关软件提起337调查申请,美中韩日共27家企业涉案
- 实探纳睿雷达两家投标“陪跑”公司:一家主营非雷达 一家疑似壳公司